答侍御朱君诗

陟彼泉山,其山崇崇。其崇曷以,坯土之丛。坯土之受,坯土之积。

于千万仞,维以崇德。崇德曷以,忠信其址。谁学此山,子朱子礼。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本无浮海意,兴发为观涛。弱水信神往,灵山空望劳。

浪侵天势阔,波涌日轮高。渐鼓抟风翼,方驱戴地鳌。

万里看云捧日馀,陈情三疏紫宸居。赐归喜乃秋花晚,上寿欣逢春酒初。

午梦遥知悬魏阙,晴游时儗奉潘舆。王侯钟鼎应难并,况复掖垣多谏书。

英英西山云,霏霏被高树。明月无余晖,飞来落何处。

江草日萧疏,江花淡容与。想见羽衣人,乘月披云去。

即目媚芳华,孤怀感羁旅。云中君不来,风铃夜深语。

人夸骂贼与尊君,我看闲家与事兄。

更识为人谋质实,便知处己事分明。

夜窗残梦鸾离照,风壑哀号乌失声。

从此长宁乡下路,两山明月一般情。

张侯好兄弟,韡韡棠棣芳。

筑室听风雨,书史堆满床。

床前竹千挺,竹外花两行。

举头见青山,秀色临我傍。

客来具鸡黍,亦复陈壶觞。

坐与尘土隔,淡然风味长。

我久倦行役,万里归故乡。

相过饭三日,笑语成清狂。

百年几别离,两鬓各已苍。

此会苦难复,此欢不可忘。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