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等山耳,君来四千里。一来即一去,去来有何意。
大科见日台,共坐了大事。收拾到山时,明日书难寄。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旴江文物盛江西,有底醇风欠转移。
端藉乡贤扶世道,共修礼饮迪民彝。
厖眉华发四朝老,方领圜冠三代仪。
天理人心非外有,信乎王道不难知。
壶山苍翠入闽天,曾见参军哭墓年。生死靖康南北路,可知当日事昭然。
子藏不复见,万事已云毕。我如魂之游,犹然视白日。
幽明均一逝,何者为真实。一棺已入土,馀地足同穴。
地下恐无知,生存独难别。行时畏回顾,扫榻留虚室。
去来定何归,放歌聊作达。
今我有三子,欲谋分置之。庶几一子在,可以收我尸。
老妻已咽绝,三子皆号悲。生离过死别,不如还相随。
暖风吹雨湿平沙,远色疑青草欲芽。谁是多情能爱我,野梅一路腊前花。
花柳千家郭外村,老夫官屋近荒园。
晴林渺渺浮云气,细草油油叠浪痕。
川上画船争载酒,烟中长笛自销魂。
暮年况复追游倦,落日泥墙独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