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者了又齐山,始悟山山与性关。山水若无关涉处,如何山水得怡颜?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照水孤墟出瘴林。人家三五荔支阴。网师午散市声减,樵侣夜谈山理深。
一叶挐音过,惊起沙头墨色禽。
门前瞬息即天涯,刚是辞家便忆家。试问罗江几丫水,送人云里拾春花。
爱此泉林好,来游李氏园。沿溪花覆地,绕径竹成垣。
蝶梦空今古,经声几寂喧。酒阑酣索句,绝胜入桃源。
客梦惊霜露,乡程入渺冥。地连霞峤赤,天接海门青。
涧藻充新鼎,碑苔蚀旧铭。秋墟满狐兔,何处筑思亭。
凄清冬夜景,摇落长年情。月带新霜色,砧和远雁声。
暖怜炉火近,寒觉被衣轻。枕上酬佳句,诗成梦不成。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