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翳门关,上上官山渡。自渡还自济,千圣同大道。
下樵苦不难,上樵苦不早。有形岂不滞,出入更如主。
短景倏如流,永怀岁将暮。且莫笑杨朱,杨朱泣岐路。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雪压宫墙锁禁城,沉沉楼殿景尤清。
玉堂影乱灯交晃,银阙光寒夜自明。
尘暗图书愁独直,人闲铃索久无声。
銮坡地峻谁能到,莫惜宫壶酒屡倾。
网索轩窗邃,銮坡羽卫重。
鷁舟还下濑,星使出飞龙。
赋待三英集,词须五吏供。
会看边燧息,横霈紫泥封。
玉色荷花自是仙,道人更慕远公贤。
此生欲结东林社,求取新诗十八篇。
西风满路奈愁何,昏鼓声中厌北歌。菱藕市空灯火断,一城秋怨月明多。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
晴川倚落晖,极目思依依。野色寒来浅,人家乱后稀。
久贫身不达,多病意长违。还有渔舟在,时时梦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