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园境最幽,太子施功周。本心无住著,显法有来由。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来鸿去燕各分飞,翠霭浮空白日微。霜霰渐成欺葛屦,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高调谁传郢雪诗。远愧俊游成老大,雁行时觉少参差。
王阳为孝子,王尊未能非。管仲有老母,鲍叔独能知。
同途不同行,亦各有所思。今或有斯人,执鞭吾不辞。
神邑凡才日抗尘,早年闻道晚因循。
脑能充溢无华发,心得休闲不老身。
种种已惭为客子,悠悠更愧作官人。
吾言可复终归去,何处桃源可问津。
陵柏无心竹变秋,不能同戚拟同休。
岁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怡柑堂下菊花前,把酒摊书四十年。感旧不知吾老矣,忆归翻为子欣然。
吴山越峤行千里,云谷沧洲赋几篇。往问诸君定相识,苍崖似有姓名镌。
端居突兀起毗岚,是处清凉现钵昙。漱石更兼芬润六,御风时见素云三。
绿天剩有书经叶,碧涧疏为洗砚潭。身隐无文真用短,试看碑板大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