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公卜菟裘,欲访有鱼稻。綵衣归林下,池塘共春草。
贤者享三乐,世俗未易道。但恐东山心,上意还不报。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倚栏曾此望沧溟,延颈移时类鹤形。别后几回关梦寐,终求精笔写丹青。
良时已喜中秋近,胜会难逢此夜清。极口细谈先圣道,开颜共写故乡情。
即欲东西去,其如对榻何。百年此间乐,一夕好诗多。
陈亮故豪举,马周犹放歌。要知掷时日,未算客中过。
飒飒天风吹古祠,溪烟不动柳成丝。一春微雨香灯暗,尽日无言宝帐垂。
独鸟远飞芳草外,孤花刚谢夕阳时。精灵似尔复何恨,翠黛含颦尚怨谁。
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闢禅坊。
使君环笏留何用,枯木千馀满一堂。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