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静香真色。花与人争白。属玉双飞烟月夕。点波一奁秋碧。翠罗袖薄天寒。笛声何处关山。手捻一枝春色,东风怨入江南。
逃暑身何寄,池荷竹院间。交朋如玉洁,名字饮冰閒。
吹雨馀毫发,鸣泉落佩环。长年葑村路,往日考亭山。
丈亭亭前暂舣舟,寒涛拍岸江烟收。
青山窗解供望眼,浊酒不能浇别愁。
春到疏篱梅蕊破,帆归别浦浪花浮。
分携情绪剪不断,有愧悠悠波上鸥。
九月行看尽,长途应苦寒。回风悲落日,游子感衣单。
长策虚三练,殊恩剩一官。还将千种意,收拾卧江干。
独立寒流吊楚宫,后门前槛思无穷。三年已制思乡泪,百尺方资柱石功。
灞水桥边倚华表,乐游原上有西风。江鱼朔雁长相忆,云水升沉一会中。
春雨催花知几许。尽日溟濛,洒遍江头树。才喜春来春又暮。
一年好景成孤度。
满目飞花兼落絮。却趁东风,冉冉随春去。只有梁间双燕语。
声声还在侬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