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顿教,没人情,集云峰下四藤根。天下大禅谁识得,荒茅野地少人耕。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一樽狂计即留春,更把诗篇恼使君,
戏岸正摇千步柳,归山曾约万重云。
孤怀欲写情空感,佳句相酬自不群。
怯见杜潘无处避,便知优劣此间分。
渺然方寸经纶本,万感谁怜此地危。欹枕细思敦艮旨,几人曾向吉中归。
灌木常阴森,香风吹不住。言寻桃花源,浮溪石桥度。
狎浪阁飞骞,正砥飞涛怒。照影白龙潭,毛发纷无数。
汗流忽起粟,盛暑怯凝冱。勿谓龙贪眠,时有白云护。
拄杖沿溪行,不知日云暮。
海南觅得古藤枝,持与诗人杜牧之。
紫贝斑文鞭更烂,赤龙苍骨蜕尤奇。
路无夷险终全节,用有行藏一任时。
非但与君扶脚力,鏦蛟剸虎要支持。
为笑支公鹤,凌云杳莫攀。羡他池上翼,飞去复飞还。
午窗春睡足,推枕起来时。瘦怯罗衣褪,慵妆鬓影垂。
旧愁消不尽,新恨忽相随。有蝶传魂梦,无鸿寄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