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驱驰越海湄,简书又向七闽移。莺花三月连南国,伴逐宫舟过武夷。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灵泉泻温液,灼水沸华池。煦沫看流处,凉风来浣时。
花凝百和气,树偃万年枝。讵说骊山上,痾销神女祠。
细落李花那可数,偶行芳草步因迟。
西泠旧麓。记晓寒径里,冰苔曾斸。分与樱厨,剥似蕉心,几度醉拈香玉。
惊雷忽破乡关梦,又瘦认、袜罗双曲。算好春、易过头番,竟日画栏凭独。
无那湖阴翠减,问谁更、采笔重题修竹。回首东风,花暗禅房,燕子初来天竺。
判教领、尽烟霞味,怕一寸、词肠犹俗。愿少留、伴我清尊,莫放小庭幽绿。
渺渺澄波万顷烟,涵空一碧接长天。月明如雪篷窗冷,谁放山阴半夜船。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悠悠斯民。
三代直道。
我求明德。
惟奚攸考。
缉熙晖章。
天禄来保。
惠心无兢。
丰化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