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春掩寂寂,小楼卧起徐徐。朝来公事几许,过桥东岸观鱼。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知君心自达,杯酒可为欢。閒处寻归马,尘中不恨官。
月临沧海阔,花照客庭寒。上寿琴音见,椿枝欲赠难。
松桂论交久,诗书造道深。
犹于官事日,不忘岁寒心。
此地赓酬句,他年蔽芾阴。
男邦有佳政,应促诏纶音。
线径盘邅回,老壁出参错。洞深路欲无,且进还悸愕。
太虚堕滓液,有此奇伟作。芮也劳斧斤,此语失之凿。
斗崖湿生云,泉杂云影落。殿头何时仙,怡然骑木鹤。
环山亭上看山好,我独爱君亲未老。筑亭当日为娱亲,不计春归与秋到。
捲帘云拂老莱衣,折花香扑崔卿帽。四面烟鬟翠相抱,中峰屹立当晴昊。
苍松老柏郁难攀,白鹤元猿共幽讨。怪石槎牙献奇宝,涧水泠泠入琴操。
邻叟时邀共酒杯,诸孙日遣传诗草。婉容愉色春融融,稍觉庞公近枯槁。
华萼弟兄永相保,金谷宾朋何足道。百年父子乐且真,始信人间有蓬岛。
我欲访君待秋早,楚江酿酒宜倾倒。寄书更约安期生,携来海上如瓜枣。
梅雨初收欲晓晴,白沙官路马蹄轻。大安桥上簪缨集,为送高人上玉京。
底事虚聪里,长闻风雨声。史尝云蚁斗,医却比蝉鸣。
老纵聋何惜,愁因聒易生。道书疑太诞,如磬是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