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秋风深,漫漫秋夜长。中夜百感集,摄衣步空堂。
頫听虫声悲,仰视明月光。物色一如昨,旧人何茫茫。
岁月日以疏,仿佛日以亡。一岁成永诀,千载空相望。
静心易生哀,遗情难为方。愿从梦中路,柔身至其旁。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幸托春风里,原同挟纩多。因之长缱绻,不觉久婆娑。
转眼消寒集,惊心卒岁歌。故人能念我,日饮且无何。
自上孤屏纸,轻随独坐身。止防风及我,不使事遮人。
污损关情好,高方是德邻。朝来烦好手,画出武陵春。
抗坠引清微,灵心挟肉飞。蜗银真白俗,鲗墨莽钟肥。
主乙疑无定,偏傍竟不违。方春湘水上,拓得禹碑归。
砧杵声中去日遒,小轩风露一帘秋。人间走遍心如石,分付寒螀替说愁。
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
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
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