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寒风厚,斗室霜气侵。珍重故人惠,有衣亦可衾。
中夜每起坐,春温解重阴。明月入我户,流光照鸣琴。
念彼世中人,异调难同音。顿使羔裘贤,难执遵路襟。
思君三叹息,付之一悲吟。万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
乃知人心妙,昼夜当温寻。感君衣被意,示我禅定心。
获此领中珠,不啻腰缠金。欲悉此中元,何时来盍簪。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师席我虚设,道机君饱参。
玄初疑若白,青卒过于蓝。
蚁战何伤北,鹏图不日南。
江皋离合思,烟与水相涵。
东风吹落花,纷纷辞故枝。莫怨东风恶,花有再开时。
十月鸣雷动,中宵万壑哀。初闻蟠地出,忽觉绕庭回。
夜水蛟龙斗,寒山风雨来。江涛何处拆,天柱此时摧。
讵识乾坤意,深愁号令乖。揽衣还不寐,坐望积阴开。
翠幕光中黼坐开,觚棱初日照春台。缃函未启中人捧,玉辇才临正殿回。
囊中随意贮青蚨,歌吹虽喧不可无。隐逸也须添故事,江山真合点狂夫。
随身恰似天宫殿,寓目皆披水画图。甲子不须颁凤历,但看莲发与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