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菊酒不忍酌,步至东城闉。城头楼最高,上与天为邻。
经始自洪武,及今五百春。借问檐前好风日,几见连屋累栋烧成薪。
我昨初客沪水滨,乱余逢节欣饮醇。迩来又重九,胡乃四塞皆烽烟。
行省不决战抚策,坐令边吏愁逡巡。巡方使者文绝伦,郡侯意气干青云。
手长斧柯短,醉胆空轮囷。座中复有二三客,谈诗说剑俱清新,凭栏我独望慈亲。
边云惨澹心氛氲,此楼虽高何足云。点窜欧阳诗,俯仰泪沾巾。
昆池已不见,况乃城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