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斋积雨迥生愁,何处归云晚复留。独鹤不眠长警夜,暗蛩多思自鸣秋。
十年事与尘俱化,万里心随水共游。明日清冥期桂魄,庾公高兴满南楼。
(1457—1513)明扬州府泰州人,字静夫,号柴墟。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改郎中。历太仆卿、左佥都御史、户部侍郎,所至宿弊尽革。愤刘瑾所为,引疾求去,后起为吏部左侍郎,卒于官。博通古今,工诗文,淳行清修,好推引知名士。嘉靖初赐谥文懿。有《柴墟集》。
携酒新塘南,中夜欲忘归。
贪看月满湖,不觉露湿衣。
天高鹤声厉,风急萤火稀。
此夕不一醉,行叹破镜飞。
渔家亦喜事,未掩水际扉。
皇天有公道,处处皆清晖。
独从秋色里,走马上高台。山势连云起,江声抱雨来。
昔闻王粲赋,今乏贾生才。翘首看黄鹄,何劳燕雀猜。
偶来尘世五旬三,多少悲欢好恶兼。本性不随身共灭,皎如沧海出秋蟾。
烟草沉山,蘋风蹙水,天涯又是残春。唤友莺儿,寻家燕子,那堪花雨纷纷。
心惊物候,空目断、江东暮云。愁来不见,梦去仍迷,此地逢君。
那堪踪迹沉沦,豪气成虹,短发如银。名重词坛,春波妙曲,几番吹雪萦尘。
凄凉旧事,漫提起、教人断魂。只须付与,月底红牙,掌上青樽。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帷褰竹叶带,镜转菱花光。
会时无人见,何用早红妆。
建章宫沼已流澌,冰柱初消滴渐微。台上虚摇神女佩,苑边轻湿侍臣衣。
金银色近临仙掌,宫羽声长出凤闱。三载钧天听舜乐,只疑身在竹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