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悲羁旅,局促讵非迷。丈夫志四方,高楼岂荆扉。
昭旷苟在怀,凭运与委蛇。岭海何必恶,四时有丹荑。
我来一甲子,即事多所怡。华馆绝尘鞅,水木澹幽姿。
好鸟时一鸣,静蕴流天机。纵心八极外,蛰心在几微。
历览千古书,此理不吾欺。被服诚无斁,真赏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栖迟。自非高堂恋,鹿门乃在兹。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绿胜章台杨柳街,青罗斗帐净无埃。
五株何用诗频说,安得韩公到此来。
荦确复荦确,秋山殊未晴。流年半羁旅,此地几经行。
雪岭今慵照,茅檐欲谩营。大钧浑莫问,流坎任馀生。
改岁无从问落蓂,于茅添竹结莎厅。矮墙漏日虚窗白,丛树连阴曲槛青。
被发文身尊粤尉,裸衣埋骨学刘伶。漆颐便自誇年少,难染丝丝两鬓星。
妆罢栏杆独倚。飒飒西风乍起。帘外更濛濛,一片芭蕉如洗。
如洗。如洗。不管海棠憔悴。
风月平分古治中,挂帆直指水晶宫。
祗今第宅多亲贵,自昔闾阎有阨穷。
勿用弥缝乖直道,毋烦歌舞竞新功。
举头见日长安近,诏入元非藉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