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

自昔悲羁旅,局促讵非迷。丈夫志四方,高楼岂荆扉。

昭旷苟在怀,凭运与委蛇。岭海何必恶,四时有丹荑。

我来一甲子,即事多所怡。华馆绝尘鞅,水木澹幽姿。

好鸟时一鸣,静蕴流天机。纵心八极外,蛰心在几微。

历览千古书,此理不吾欺。被服诚无斁,真赏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栖迟。自非高堂恋,鹿门乃在兹。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燕说谈古书,六籍无诗如。

彼序鬼一车。毛郑贲其须。

古今几大儒,亦复鼓应桴。

历年二千余,耳目为所驱。

卓哉紫阳朱,订顽砭其愚。

俗说力扫除,沙沉得简珠。

士惑真难祛,于今道犹孤。

高叟一鄙夫,服肤与世殊。

在天悬方诸,如闻叹起予。

献书嗟弃置,疲拙归田园。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桑榆清暮景,鸡犬应遥村。蚕罢里闾晏,麦秋田野喧。

涧声连枕簟,峰势入阶轩。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陇瓜香早熟,庭果落初繁。更惬野人意,农谈朝竟昏。

住宅因人多秀丽,广陵南控三吴势。淮流入海使君心,楚甸带山农父计。

绿上娑罗树叶春,李邕碑石独嶙峋。书声静夜连诸巷,机响寒天共四邻。

今日讼庭閒鸟雀,群僚分理万家乐。晚来月出太行颠,照见冰霜清满郭。

海上鳌峰仅一拳,绿萝深护覆春烟。风回影转龙蛇动,月落庭空虎豹眠。

己喜孤根蟠厚地,曾闻五色补青天。摩挲莫问前朝事,适见移来五百年。

天涯同失路,君岂不怀归。客久行囊罄,家贫生计微。

同来知己散,便道故人稀。独有荆南吏,或能怜布衣。

折简频呼宴早春,病容擎盏似持钧。鬓边梅柏嫌衰飒,世上旂常负圣神。

郡国歌钟官府乐,儿童台阁物情新。夭桃秾李欣欣在,别是风光不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