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回涧边石,小憩一悠然。不知山月吐,已满竹窗前。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汝瞻当日预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龄。
别久恨无书寄雁,夜深犹记案帷萤。
我叨天寺登科甲,子盍心期绍品丁。
后会阿蒙须刮目,流声不减国兰馨。
春溜檐声细,层波幕影斜。雷车陈后馆,云枕楚王家。
桂凝霞杯蚁,莲空蜜炬花。莫漂枝上蝶,幽梦在天涯。
湘中应中古道场,复有峨眉道人在。
昔日三生藏里来,今朝十二峰前去。
杖锡飘然别故人,笑望梅花理征路。
我曾问公五宗派,电扫群生小见解。
直指万法无尽身,坐觉灵光满沙界。
辨舌横放倾天河,峥嵘整顿禅宗坏。
吁嗟我生在儒门,儒门大业无人论。
滔滔姑想天之下,衣冠满目如电屯。
焚香再拜愿圣主,一统三教清乾坤。
尺五城南悯忠阁,平壤归来有所思。魏徵不作碑已仆,朝廷久乏谏诤姿。
见说当年此极边,芊芊白草已连天。凭君莫话沧桑事,只恐愁多石也穿。
十驿征涂雪塞川,玉溪乍到意醒然。
家声盍继舍人样,台治遥分刺史天。
感慨壮游词绚锦,笑谈登最地流钱。
邦侯傥记论交旧,应有新诗寄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