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故人卧病空皮骨,精气销忘神恍惚。枕上犹于笔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
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况兼离别情思恶,空令游子重伤神。
三叠离歌声太苦,几度哀吟泪如雨。君方贫病类相如,我也飘零同主父。
行色匆匆一梦间,无由赋别六溪湾。空流万里穷交泪,未识经春衰病颜。
一别山川成隔越,怀人长对天边月。于今枚叔更何人,能向君前谈七发。
春风晨驾木兰桡,十里平湖正落潮。万壑霞光灵隐近,千峰晴色净慈遥。
参差玉佩萦朱陌,错落金钿照画桥。惆怅美人期未得,一筇何处问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