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山寂然,树响栖乌下。独行深涧边,野华摘成把。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元无一物不须空,寄语文殊任过从。辗转形骸聊示疾,坐分高广颇相容。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春晴随意出南城,尊酒花前得共倾。留客强陪今日醉,听歌不似少年情。
春馀甘蔗榨为浆,色弄鹅儿浅浅黄。金掌飞仙承瑞露,板桥行客履新霜。
携来已见坚冰渐,嚼过谁传餐玉方。输与雪堂老居士,牙盘玛瑙妙称扬。
茅斋喜与故人连,草泽愁闻羽檄传。五月烟尘迷道路,九天雷雨洗山川。
思家梦绕西湖外,恋阙心驰北斗边。赖有清樽酬暇日,莫因黄发感流年。
记来时、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岁晚高鸿,天寒脩竹,欲下山阴雪。
砚香凝,酒鳞热。语短情长不成别。凄咽。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
野桥路滑。听江声、送客愁如结。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
杜陵荒,浩歌发。犹有诗传布衾铁。天末。几时同看,芜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