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白云远,亦随白云迟。欲随白云灭,白云无尽时。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好鸟迎薄霁,纷语茅檐端。乃知向阳心,微物亦自欢。
独立领清响,宿露飘我冠。仰视竦凉绿,拂拂千檀栾。
添衣理巾沐,稚子呼晨餐。且携缶中水,去灌庭阶兰。
人人来问此中妙,怀素自云初不知。
滂沱自足慰民忧,更洗瓯闽四五州。风入远林惊海坼,水吞平陆看川流。
禾麻嶷嶷私时泽,鱼鸟欣欣惬所求。凉簟饱眠吾亦乐,静窥槐叶拟开秋。
晓寒茅屋吟虫寂。竹梢澹影秋烟白。篱角上牵牛。花明露未收。
天涯荒草路。燕子辞巢去。老父未还乡。乡书又几行。
耻字在人为甚大,根心羞恶不容无。
所存所失分岐路,为跖为尧遂两途。
橘柚连云手自栽,别来谁复为封培。棘篱缺处秋偏早,时有邻童摘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