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寅旒子韵

玉几惊承被冕旒,千艰万阨一时休。微躯甘做兰亭殉,清血徒凭杜宇流。

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孤节区区是爱君,危言未达已危身。

豺牙虎爪銛于剑,不为诗人食谮人。

独占名山每羡渠,京尘今日污吟须。西州十载经行处,惆怅云烟是画图。

爱把苍竿搅月湍,山风吹顶不曾寒。竹林寺里寻常去,乞得西僧梵本看。

少年文采宋王孙,二水三山绕帝阍。携得通家名刺在,不妨长揖叩龙门。

喜却小山留我后,倏在我前若驰骤。千折百折舟子疲,我左须臾还我右。

日色归心不相及,坐见羲车坠岩岫。天昏月黑风怒号,猛虎长蛇两相斗。

树头栗鼠往来频,时遣髽童作徼巡。

不是尚方要包贡,暮年赖此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