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舟次偶成

春申浦畔子胥祠,正是山寒木落时。四裔竟将魑魅禦,寸衷尚有鬼神知。

老韩合传谁能辨,刘李同官莫漫疑。此去闭门深谷里,会须读易更言诗。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寄来尺素有谁知,双泪龙钟重妾思。

千载高山流水调,祇应生死尽交期。

昔日千金求骏骨,而今骏骨满郊坰。金台若见终军辈,盍系倭头请万缨。

少小喜摄影,照片日堆积。狭者才寸馀,阔者过一尺。

一自入中年,箧底久弃掷。何意此深宵,梦醒偶相忆。

披衣起燃灯,一一认旧迹。仿佛烟云过,百态纷然集。

忆昔少年时,天真复俊逸。方吟革命歌,忽入异乡籍。

黄帽红袖章,青山绿箬笠。忽忽三十年,故人各变易。

或云走天涯,终生不复聚。或云势态殊,相逢如不识。

或云起风波,婚变鸳鸯泣。或云遭劫难,夜月墓草碧。

苍狗幻白云,早岁何曾悉。唯此影集中,笑貌仍历历。

韶光逐水流,去去何太急。人生竟几何,陶侃分阴惜。

丈夫思自强,庸人坐叹息。珍重壮岁时,殷勤再努力。

蜻蜓头落灯花黑,瓦面寒蟾弄霜色。玉壶水动漏声乾,夜冷莲筹三十刻。

蓬头儿子冻磨墨,欲拾羁怀寻不得。起看庭树响风筝,斗杓堕地天盘侧。

京甸秋高羽檄驰,可怜万姓半疮痍。当朝遣使忧方切,募士防边计未迟。

山气作寒侵道路,海风吹雪上旌旗。齐中还访穰苴辈,推毂论功正此时。

乾坤一画本谁无,看到羲爻看禹谟。何处梅花非太极,眼中龙马又河图。

有形万物皆堪我,无水人间不可湖。多少天机言不尽,花枝今夜鸟频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