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久列广文中,人比先生节孝翁。种竹昔留亭上凤,采芹今对水边鸿。
升堂化沛诸生雨,为国文兴一代风。他日铜台推教养,不知来者几人同。
(1311—1390)元明间大名府滑县人,字仲敏。元顺帝至正进士。任盐山尹,弃归。明洪武二年,以儒士征,预修《礼》、《乐》诸书。事竣,不仕归。后以荐授国子助教,累迁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祭酒。严立学规,勤于讲解。十八年复开进士科,所取士,国子监生占三之二。卒谥文恪。有《西隐集》。
晓露双溪水,秋风百舫桥。
行穿子城过,却望女墙遥。
落月能相伴,疏锺似见招。
小亭憩山半,换马上迢嶢。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吟诗堂里秋关影,礼佛灯前夜照碑。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翩翩射策东堂秀,岂复相逢豁寸心。借问风光为谁丽,万条丝柳翠烟深。
山色入新秋,斜阳送客舟。人声争渡口,帆影落城头。
古寺红墙隐,清波白鸟浮。深宵篷背看,依旧月如钩。
跳入无人见,谁知有路通。
长房非黠者,草草出壶中。
往古来今几圣贤,都从心上契心传。孟子聪明还孟子,如今且莫信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