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似君家阀阅高,宅前乔木势凌霄。一门科目连三代,十世儒名冠两朝。
仍羡先生膺硕望,坐令后进仰馀标。少微垂象光辉映,皇极推玄礼数超。
江左岂容安石卧,淮南曾赴小山招。明时冠带俱为用,此日弓旌重见邀。
家学发挥疑刃剖,庙谟参赞譬羹调。春风谈笑青油幕,晓日追随碧羽翘。
鹦鹉洲边新汗漫,凤皇台上久逍遥。却回故国颁周祀,犹梦钧天舞圣韶。
云路功勋方烜赫,山林踪迹未萧条。瓣香丽水祈灵贶,疋马苍山触暑熇。
近喜三苗绳系颈,共誇六国印悬腰。归来昼锦诸亲在,老去秋霜两鬓饶。
怀土未妨淹使节,观风也复采民谣。青田为语刘夫子,莫使亡羊付寂寥。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石斑斑,墨浩浩,濡毫夜起批鳞草。上不以补天,下不以填海。
姑以汝为砚,犹胜弃掷空山閟光彩。噫吁嘻,呜呼!
天有时而堕,海有时而枯,精光耿耿终难渝。万年如瞬一须臾,娲皇精卫今何如。
寂寞江村处,连绵风雨时。招邀无一事,闻问各何思。
玄草君成否,危言我亦为。消閒差此胜,分手共成诗。
锦里多佳人,当垆自沽酒。高低过反坫,大小随圆瓿。
数钱红烛下,涤器春江口。若得奉君欢,十千求一斗。
双旌宛宛向洪州,斗色虽遥渐可求。定有征君堪下榻,那无帝子共登楼。
西山南浦来尊外,紫电清霜满案头。屈指三朝词酒客,几人方岳领诸侯。
射贵湖头漾暮潮,冰蟾潋滟濯秋宵。美人拥楫临江夜,橹似菱花镜里摇。
带雨飞来燕一双,问伊何事为春忙。
野人不解呢喃意,勉强搜吟对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