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融二十韵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
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
北使从江表,东归在洛阳。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
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
连骑追佳赏,城中及路傍。三川宿雨霁,四月晚花芳。
复此开悬榻,宁唯入后堂。兴酣鸲鹆舞,言洽凤凰翔。
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饬装。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玉振先推美,金铭旧所防。忽嗟离别易,行役共时康。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猜你喜欢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排翠羽,小槽春酒滴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检点群芳谱,开得总不同。别离憾人世,缺陷补天工。

漫说妍媸杂,谁言色相空。题诗惭点污,越女亦西东。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城中少乐事,日日走尘土。

因循嘉节过,春物遽如许。

驾言游近郊,及此新过雨。

梨花雪飘零,麦脚浪掀舞。

伤心梅已叶,慰眼杏初吐。

荒凉入古寺,迢递行两庑。

耽耽巨入阁,擐甲硕且武。

出门诣支径,信马踏江浒。

小舟呼未至,危亭憩方午。

长江渺无际,远岫明可数。

舟中更奇绝,一视隘天宇。

深流风浩荡。浅岸石龃龉。

水凫贞自适,修竹不知主。

摇摇打鱼艇,丁丁造船斧。

林疏见官道,路转失前浦。

奇观非一状,四面皆可取。

斗酒不妄倾,佳处辄自举。

杯盘渐狼藉,野蓛旋烧煮。

夷犹兴未尽,落日挂村坞。

归涂绕城隈,醉眼迷处所。

卧柳久知名,败屋费撑拄。

轻盈楚宫样,何事腰伛偻。

临风发浩叹,空响答人语。

吾亲俱老矣,君羹未尝睹。

聊为半日乐,少慰一生苦。

馀年愿长健,彩服看儿女。

此外吾何求,穷通任天与。

苍山余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

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

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

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

花间飞上竹枝啼,才过黄丝又冷溪。蛮鸟亦知行不得,行人那向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