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重叠空阶委玉尘,萧疏碧筱束浮筠。地寒自称孤高节,不共阳林竞早春。
传得西林夜半衣,解将铁笛逆风吹。重重话堕全担荷,青出于蓝只自知。
流离方五岁,隆准异时儿。所幸生年晚,全无旧国思。
泥深失龙性,霜冷落琼枝。最是伤心处,逢人自笑嬉。
沙漠有烽起,上林无雁来。
可怜汉飞将,虚筑望乡台。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人自不关身,身有关人处。
佛桑花底坐凉飔,正是幽闺七月时。作画应知特健药,镌书须倩伏灵芝。
甘回齿颊梨拳破,碧照衣襟竹个垂。欲寄美人摇落思,芭蕉和露写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