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嘉平既望馀,玉冰发归桨。舟行苦滩涩,三日葛陂上。
天寒岁云晏,道远空怅惘。行行且旬日,仅此舟泱漭。
顺流风忽逆,进尺退或丈。鱼鼋反出没,涛浪相潏荡。
茫茫水接天,四望极空敞。虽令归思滞,亦觉胸次广。
是时群鱼集,轧轧乱轻榜。纷来以千百,并进或三两。
悬金上丝纶,跳玉中层网。中间数十辈,蓑笠牵画舫。
沿流勤按视,似是此湖长。彼行良甚捷,此进不可强。
倘无观鱼乐,孰慰岑寂想。篙师不告瘁,奇观亦可赏。
黄昏成野泊,风雨助悽怆。势如潮汐来,怒若鼙鼓响。
吾独安所适,幸不愧俯仰。缅怀金兰友,气义特慨慷。
念我归苦迟,舍我愿先往。亟趋南浦城,择馆待税鞅。
今宵此风雨,露宿必草莽。继兹更三日,会面一拊掌。
屠酥酒同倾,共挹西山爽。
园令还多病,东方更少徒。寻山只独往,到寺即吾庐。
酬答惭居士,衣冠谢鄙儒。冥心偶有会,木榻小跏趺。
禅栖吾所好,来往亦随缘。信宿还今夕,支离又十年。
病身宁礼束,懒性已书捐。兴到成开口,逢人更默然。
海上倭方急,云中虏又侵。缨冠本非分,抱膝复何心。
树冷秋前寺,篁齐雨后林。此乡非楚泽,濯足亦成吟。
委形堪落魄,任性绝安排。得失浮生梦,闲忙造物差。
平湖疏野树,微雨寂山斋。欲证空王偈,犹嫌落几阶。
家园只百里,几月不知归。饭合山僧灶,眠分渔父矶。
貌衰非示病,才拙似忘机。虽然断荤酒,不惹独醒讥。
山房夜雨歇,檐溜响空阶。叔夜惟贪睡,荣趎又孰偕。
废梳同祝发,厌肉类持斋。转觉人情隔,岩僧却可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