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
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春雷乍震辘轳惊,御父频传叱驭声。莫道崎岖惟世路,要知夷险在神京。
才华苏仲子,一见慰生平。雅洽尊常满,弦挥调转清。
莲花方结社,白雪几同声。念我贫犹老,悬悬万古情。
自闭长门经几秋,泪珠时傍枕函流。多情却被无情恼,得宠忧时失宠忧。
香辇不回花自发,仙娥终去月难留。晚来风起花如雪,空逐春泉出御沟。
群峰玉立并青霄,绝壑悬崖径路遥。金殿笋班趋晓仗,海门龙角涌春潮。
赤城霞气中天起,仙掌晴岚近日飘。似有清风随宪节,蛮烟瘴雨一时消。
朝发郁水湄,苕荛陟汉京。芳树垂清阴,彤云递轻盈。
嗟哉铨曹贵,先后被宠荣。宁忘素丝守,而抱白玉贞。
忆昔乘骢者,揽辔扬浊清。彼美献镜贤,风度悬丹青。
名寄圣贤籍,怀深岁月征。灼灼东日华,光旭含紫清。
骅骝意何自,徘徊相顾鸣。策名际清朝,庆誉由兹升。
安能盼昭回,炯炯怀合并。
兹炉之先,鲸波空际。
有国曰韩,以陶以器。
奉之函丈,宝烟轻细。
此一瓣香,用严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