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
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
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紫苑雕残百草霜,醉骑海马送宾郎。红娘敲折金钗股,笑对王孙续断腔。
崇台何巍巍,直上望四海。项王戏马日,意气今何在?
缅怀彭城公,倚剑一慷慨。登高眷佳节,所欢不我待。
遗迹隐荒榛,青山澹浮霭。日夕众鸟下,风秋群物改。
岂无盈觞酒,幽花复采采。怅望一洒泪,悲风振千载。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象牙床坐莲花佛,
玛瑙函盛贝叶经。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
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风光何处可怜生,共把閒愁向酒倾。今日花非前日看,少年人到老年更。
秦倾武穆凭张俊,蜀取刘璋病孔明。万古此冤谁洗得,老夫无计挽东溟。
楚客近添兰九畹,渭川新长竹千寻。
叵堪多病侵豪气,犹喜长閒契宿心。
满眼图书吾事定,杜门香火佛缘深。
海波倒立风霆峻,未省鱣鲸竟陆沉。
秋声似雨,月晕如霜,满庭落叶飘积。古巷凄凄,捣练晚砧愈急。
谁怜塞垣客在,听哀音,梦中犹识。魂欲断,向西风,立遍橙阴院黑。
也说别离能惯,奈积久浮沉,故园消息。渐老秋期,飞尽南鸿无迹。
遥思小楼深处,隐纱橱,一灯夜碧。人正倚,镜槛菊疏影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