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为余言,眠食两无恙。殊乡吉语传,慰我心怏怏。
我峨栖霞楼,仙人在其上。甚欲往从之,烟水互莽苍。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乌乌在虚飞,玄驹遂野依。名今编户籍,翠过叶生稀。
个树枝条朽,三花五面啼。移家朝度日,谁觉□□□。
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
白鸟得鱼閒钓艇,黄蜂抱蕊闹花枝。
好将太姥山前路,付与孤猿自在啼。
高鸟犹难避网罗,营巢慕燕意如何。宫中莫爱鱼龙戏,四面宵来是楚歌。
先朝绿鬓尚书郎,鲖水忘饥岁月长。看著鹖冠知有托,罢含鸡舌尚馀香。
公车忽借临三辅,京兆今应数二张。见说华阴山下土,能添广武匣中霜。
新秋爽气动边城,把酒相看意欲倾。貔虎有如公辈出,豺狼敢似向时横。
阶前露下杯堪挹,匣里霜飞剑欲鸣。为指天河须早挽,东西今苦十年兵。
仙郎昨到洞天时,花下閒拈笔一枝。收拾春山漫归去,岂应窗下画娥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