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湴湖,驿行康铜铺

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

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

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已见横山塔,兰溪路不多。

青铜吾欠此,竹叶奈渠何。

贫病成驱役,幽忧复放歌。

平生钓台下,老矣负渔蓑。

十年聚少别常多,绿鬓重看总向皤。

胜地有招还远赴,高轩无事亦频过。

离觞又对钟山月,驿棹遥生汉水波。

诗社尽收佳句在,相思随处一长歌。

高堂翼翼,既深且谧。有直其楹,有虚其室。

曾将玉蕊饷妆台,低枕亲闻暗麝来。争奈暮秋花事断,闲窗惊喜蜡梅开。

飘飘谪仙子,闭门逃世諠。

达哉柴桑翁,心远地乃偏。

羡公隐廛市,高拍前人肩。

园林富花木,景象罗春妍。

翠鸟鸣高枝。白鱼游深渊。

鱼鸟欣有托,吾庐兴悠然。

诗瓢贮烟云,茶鼎烹银蟾。

有此佳绝处,那受名利鞭。

鹊尾闻妙香,片心超九天。

渊然消万虑,流光纬三田。

乾坤任簸弄,追踪古偓佺。

满腔浑是染丹青,王国专班小傅霖。鸿桷人多驰宦志,鹈梁谁更动乡心。

河间正协匡时制,董子元无抱膝吟。前席虚怀咨对便,一帘风月伴书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