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自乐鱼鸟性,宁求农牧资。浅深爱岩壑,疏凿尽幽奇。
雨花相助好,莺鸣春草时。种兰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风露拆红紫,缘溪复映池。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蓠。
宛谓武陵洞,潜应造化移。杖策携烟客,满袖掇芳蕤。
蝴蝶舞留我,仙鸡闲傍篱。但令黄精熟,不虑韶光迟。
笑指云萝径,樵人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