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断跻牺樽,骐骥困盐车。时乎将奈何!今古谁贤愚?
北风号枯梢,落日明寒芜。未遇非所惜,但恐流年徂。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祀帝圆丘,九州献力。礼行于郊,百神受职。灵祗格思,享我明德。
天鉴孔彰,玄祉昭锡。
岳岳冯太傅,由来秉直伉。格心帷幄中,抗议岩廊上。
两朝信贞笃,终以资弼亮。殷然去国心,矢谟一何壮。
重谒属车尘,输忠永不忘。
异乡风景切,人事见推移。冠盖非前日,豪华又几时。
年深鹦鹉草,春老杜鹃枝。依旧青山色,寒云满目悲。
夕鸟已西度。
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
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
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落。
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
分路一扬镳。
踏雪访山樵,山樵踏雪去。一路草鞋痕,寻入松深处。
表表青琅玕,倒蘸悬崖水。彷佛凤鸣阳,灵风吹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