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手可热,行路为低头。一朝沧桑翻,言之使人羞。
伉俪不能庇,骨肉烂莫收。悠然茅屋间,老矣归山丘。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摩室兴居问亦详,祗言永诀语琅琅。情知竖子膏肓病,谩试庸医补泻方。
华屋邱山真俛仰,长瓶短管付凄凉。平生曾赏穷吟者,莫讶衔哀入些章。
好风浮。晚雨收。林叶阴阴映鹢舟。斜阳明倚楼。黯凝眸。忆旧游。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
黄垆邈若山与河,人生安乐孰如他。为提葫芦沽美酒,快唤灵均听浩歌。
扬帆风力正,数里过晴川。客饭鸡鸣午,王程雁影边。
喧声闻閧渡,快意羡回船。问俗今何去,荒凉已目前。
露下候虫鸣,閒阶取次行。华星云隙出,凉月户边生。
梦远桑乾水,秋高稷下城。相看怜弱弟,也解忆神京。
世无识面仙者,或言飞过洞庭。望斗气半空紫,冲秋霄一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