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健儿亦英锐,恶若哮虎何崎崟?昨日送船多战死,兴言讨贼亦寒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萧洒桐庐郡,身闲性亦灵。降真香一炷,欲老悟黄庭。
雄檐杰槛跨峥嵘,席上风云指顾生。
千里胜形归俎豆,七州和气入箫笙。
人游晚岸朱楼远,鸟度晴空碧嶂横。
今夜请看东越分,藩星应带少微明。
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不足中原地,犹思一战收。
圣朝方北顾,斜日倚东楼。庙算知无敌,寒儒浪自愁。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小径冰封碍往还,春心遥寄有无间。开窗欲觅香来处,犹隔当门一段山。
屋角红梅树,花前白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