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四

象箸与玉杯,其流至亡国。箪瓢陋巷间,千载有遗德。

采采陌上花,岂无好颜色?终然易零落,岁晚愧松柏。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客里过从喜二生,云和夜夜玉壶冰。长河寄得临分语,莫把灵台泥俗情。

千里岩疆峙海东,将军筹策远能通。我来相度边防势,试驾轮舟胜顺风。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九鸟弹羽鳌断足,六龙飞光昼相逐。何人造书泄机巧,夜夜天阴闻鬼哭。

岐山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伏。太史方垂鼎足金,丞相已变钗头玉。

下邽拘囚死复生,三千晚奏云阳狱。自从毛锥擅楷法,今古纷纷踵遗躅。

天生真人起北方,更遣浮图出身毒。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

黄钟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钩谩摹录。大音直与造化同,阴翕阳舒验疏数。

先生典教元非轻,直使昌言被殊俗。归来系马在堂阶,莫厌微官就羁束。

人生得志亦有时,万里晴天伫黄鹄。

若在仙人馆,章门首重回。会风归翼喜,冲雨莫帆开。

契阔成何事,艰难况此来。新诗故满眼,相对不能裁。

忆昔乘骢出汉畿,急难才籍九重知。胡来节领襟喉地,塞上功高保障时。

诏下云霄移斧钺,霜飞海岱伫旌旗。自怜筹国身非远,人羡忧时鬓未衰。

日落北庭仍战戟,烽传东郡更疮痍。辕门月下军书动,宪府秋深戍角悲。

独倚青萍堪涕泪,坐挥白羽繫安危。悬知长啸烟尘静,公望于今合鼎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