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只云张帅在,宪君倚赖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险,二使遭逢乱石滩。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半生踪迹慕云山,结得真僧住世间。夜宿孤灯邻妙梵,晓随清磬度禅关。
心通万法缘俱寂,目泯空华意自閒。此日微官牵物累,更堪江上送师还。
满地风尘急暮笳,归程好觅渡江槎。故园兄弟如相问,只道征夫不忆家。
频年转战未封侯,还逐高阳酒伴游。
醉后只今愁出塞,双鬟又唱小伊州。
才过扬子渡,便觉气萧森。地势分南北,江流自古今。
浪翻塔影动,云拥寺门阴。未惯风波苦,空馀涕泪深。
萧萧羸马厌驰驱,愁听枫桥月落乌。开遍芙蓉思故国,折来杨柳记西湖。
十年献赋青云薄,千里题诗白社孤。我为飘零双鬓短,忆君霜雪满头颅。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