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两月河流乾欲断,南雄消息了无闻。苦无良策开道路,时复北望瞻风云。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

空桑客土生秋草,野渡虚舟集晚鸦。

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答带三巴。

故乡可望应添泪,莫恨云山万叠遮。

车辚辚,马特特,路上行人行不息。

丈夫一去音信稀,门前凝望是耶非。

罗巾掩面羞回顾,翻令小姑笑妾误。

忆妾家中娇小姿,爱弄玉环阿母随。

只知娇养无愁苦,常笑他人怨别离。

如今小姑年十五,能不忧愁有几时。

高楼明月紫箫声,万顷寒涛入耳听。须信此中无住着,空教白发满头生。

香山迟悟道。正樊姬新逢,试妆娇小。绀萼初胎,渐粉裳煊昼,素肌凌晓。

唤错梨云,春意与、杏梢同闹。细数花须,无赖游蜂,被花轻恼。

谁似萧郎殊抱。问尽伐柔柯,赋情何矫。送却南朝,坠玉儿清泪,数声啼鸟。

凤笛休吹,唇未启、朱颜先老。待熟重来摘取,瑛盘顿了。

桑林春雨霁,布谷交飞鸣。晓起事东作,举趾原上耕。

芃芃禾黍秀,倏见秋已成。我场谁既筑,我仓亦既盈。

租税且输毕,浊酒聊自倾。优游天壤内,酣歌乐太平。

去时栀子压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

谁分江湖摇落后,小屏红烛话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