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伯高

共宦关南三见秋,相看政好又韶州。故家乔木今千载,碧嶂清江第一流。

案牍暇时仍阅史,江山佳处更登楼。如今刀笔皆为相,好取功名趁黑头。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玉船潋灩酌鹅黄,菊欲残时抵死香。

似与幽人为醉地,清笳声里一天霜。

尊香轻泛数枝菊,岂独春风一一回。自怜寒律穷途客,不恨飘零却恨开。

声价空论十斛珠,羊车竟自返璠瑜。花飞尚作随风飐,莺去犹闻隔谷呼。

叔宝祇应为小友,仲卿原不是人奴。钟情自古招閒妒,图扇风流一例无。

盈亏何限意,为谁独夜,辛苦到颓蟾。露稠如过雨,脱叶依风,著地起还黏。

欹栏倦睫,料天外、雁讯犹淹。牵别怀、隔年茜色,流影动虚檐。

频添。新来带眼,病里霜华,任鸾尘空掩。浑未信、悲欢随分,寒燠难占。

莎虫絮絮闲消息,尽秋凉、尚搁疏帘。宵又永、耐他愁梦相兼。

题封经地域,辰角丽天部。浮蔼起青坛,沈腴发绀耦。

草服荐同穗,黄冠献嘉寿。

三月三日开春盘,入门解佩声珊珊。晋人曲水空芳草,楚客征衣自泽兰。

明月万家沉鼓角,银河千尺堕阑干。酒酣莫遣离歌起,满目江湖风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