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

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

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牛卧黄茅冈底,鹭归红叶村边。可是太平无象,溪桥醉舞华颠。

听,黄鹤楼中三两声。仙人去,天地有余青。

宝勒香轮簇柳阴,宦游清味独沈吟。

野云未散山头暗,春水初生岸脚深。

万里松涛寒食泪,十年萍梗故园心。

狂风又卷残红去,飞落谁家无处寻。

折桂何朝院,开基分翠峰。窗明五老雪,门掩半崖松。

泉瀑飞人过,香台印虎踪。千岩谁得到,百里但闻钟。

一径渔樵外,孤亭水树间。

池春芳草合,庭午落花闲。

僧为征诗至,儿因贳酒还。

卷帘看野色,微日下柴关。

与君共醉岘山春,千树万树桃花新。几度携琴下山去,山中猿鹤解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