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远树连沙静,闲舟入浦迟。(《夏日曲江》)
帘垂群吏散,苔长讼庭闲。(赠徐明府,并《诗中旨格》)
去年曾折处,今日又垂条。(《柳》以下《吟窗杂录》)
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落花》)
千家帘幕春空在,几处楼台月自明。(《落花》)
腊雪化为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雪霁》)
昔日声尘喧洛下,近年诗句满江南。(《寄李昉》)
匝地人家凭槛见,远山秋色卷帘看。《永州法华寺高轩》,
《诗话总龟》
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失意从他桃李春,嵩阳经过歇行尘。
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宾于应举,
卜于华山神。一年乞一珓,凡六掷而得吉兆。后果验,
每年下第有诗。《郡阁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