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护俊良多。
霓裳按曲身轻举,天乐逢春律自和。鹓鹭陪班臣子事,观时且赋太平歌。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江南见梅只是梅,燕山见画殊依依。西垣夜半草堂梦,青子绿阴雏燕飞。
记从深雪夜,来访子云居。一见旋分袂,三年不得书。
江陵余落日,风雨倍愁予。为问荆南客,何时寄鲤鱼。
终岁不相见,相逢倾肺肝。
堪嗟半生事,安得旧时欢。
梅蕊先春白,桂华清露寒。
帽云行雨意,薄暮倚栏干。
山自蛾眉连大别,江从夹汉溯青神。宅临巴水怜才子,村赴荆门产美人。
亡国楼台哀楚些,名家兰芷竞芳春。莫辞接迹先贤传,试屑龙冈玉作尘。
舟人知风雨,泊舟偏岩子。日脚漏微红,电光闪黯紫。
茅屋两三家,大风撼不已。山川杳霭中,云树模糊里。
行人擎破伞,唤渡候江汜。渔父棹船来,披蓑卖鳊鲤。
米颠坐泼墨,一幅好山水。
冷蟾移影上双扉。夜迷离。料得天涯游子、正思归。乡心和雁飞。
故园风雪尺书稀。梦依依。又是蜜梅花发、费相思。消寒九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