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遗寺在人间,长使忠臣带泪看。六曲楼台殊壮丽,九天风露愈高寒。
乘舆血污黄金辇,圆殿苔生碧玉阑。利益福田真浪语,当年共想寿而安。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松。
日暮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上孤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若到此中还断肠。
正月二日多雪寒,京师道路无日乾。巷南巷北一望隔,出门但见泥漫漫。
归来危坐官屋底,日饱太仓半升米。相思更觉行路难,蒙垢何当为一洗。
濛濛烟雨网春晖,南陌清明二月时。
细草藏泥供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
水精冷浸碧丛玉,琉璃涌出青毛猬。何人采得离波澜,劈破颗颗生光寒。
朝来风面太嶙峋。逢着怕他嗔。篆烟磨冷,束书挨破,无计放吾颦。
故园兵火何时断,归梦碧山贫。病骨难低,酒肠新窄,羞见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