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一

榕阴满地草齐腰,官舍如僧更寂寥。隙地风凉人牧马,长廊吏散昼鸣枭。

寸心谩切公家务,两耳惟听使客轺。可是逢迎少蹉跌?谤声载道骨形销。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家家小艇系柴扉,秋水生时没钓矶。日暮渔人未归去,树头一对竹鸡飞。

朝市尘埃若我何,幽栖好处是松萝。前溪若与天河接,夜夜水中星斗多。

豪竹哀丝愧谢公,天涯小聚感萍蓬。客愁寒食东风柳,农占荒年二月桐。

异域江山开画本,新交音问托诗筒。吟情锐减因忧旱,惆怅南云火样红。

稍稍云气散,溶溶山态回。翠旌千丈立,宝障百重开。

此地真堪老,何时遂得来。海中蛟蜃恶,吾不问蓬莱。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清明时节已春深,白发萧疏忽满簪,

萍梗一生孤客恨,松楸千里故乡心。

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

幸有故人同笑语,不妨沽酒共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