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鹏飞照磨赐和,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自怜老去情怀别,笑拾花钿不复曾。良夜好天千载意,光风霁月四时灯。

暂辞江表烟尘海,偶上人间傀儡棚。一片忠君心似血,鬓边白发迩来增。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曾看长安陌上花,万方人物仰皇家。龙门变化风雷夕,凤阙瞻依日月华。

晓色宫槐连御柳,春声叠鼓带凝笳。闻君高咏燕山雪,细诵新章绚綵霞。

阿育浮图古道场,最宜花竹暗禅房。影侵罗什翻经席,香散生公说法堂。

飞节芝丰轻岁月,辟寒金瘦傲风霜。他年远社归吾老,为我须留漉酒囊。

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别来未开颜,尘埃满尊杓。

蕙风晚香尽,槐雨馀花落。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寂寞。

况随白日老,共负青山约。谁识相念心,鞲鹰与笼鹤。

秋景尤于秋士宜,每逢秋夜每眠迟。风摇花馥东西院,水定天空上下池。

好趁云微河淡后,来看练洗月明时。居心我亦清如许,玉宇无尘合有诗。

晴月岚平北斗移,挑灯长话桂山时。峒云侵夜偏飞雨,宿鸟惊寒不拣枝。

天吝孤臣唯一死,人拚病骨付三尸。阴晴旦暮寻常极,努力溯洄秋水湄。

列国坛皆废,千年风未开。洋洋兼沨沨,季子几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