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骊山鸿蒙凝白烟,山根阴火煮玉泉。
阴灵炎炎燃礜石,石焰不灭何千年。
珠阁缥缈飞凤来,素衣仙人坐高台。
台前香引流水出,白玉莲花九叶开。
泓渟分去浮轻碧,中有纯阳无限力。
四时独不放春归,散向人间消百疾。
琼树他年日月新,霓裳舞动蜀山尘。
寒云怨锁遗宫冷,林叶岩花秋复春。
灵泉有灵天降福,山神严呵不可触。
祖龙心秽慢神天,毛发流腥身被毒。
御题百首思纵横,半日功夫举世名。羽翼便从吟处出,
珠玑续向笔头生。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风流复年少,无愁高卧不公卿。
不接安书动隔年,二千里外极悬悬。
老亲强健知勤馔,诸子痴顽恐费鞭。
幸有田园堪卒岁,使知诗礼可无钱。
客中亦有风流罪,长伴梅花对月眠。
霜飞月落天峥嵘,咿咿喔喔邻鸡鸣。龙蛇杂遝寰海沸,谁知此声非恶声?
深深玉屑几时藏,出土犹闻饼饵香。弱水西流宁到此,荒滩那得禹余粮。
米雨欧风捲地来,有人策马上金台。空弹贾谊忧时泪,共惜刘蕡下第才。
书剑南归沧海阔,河山北望战云颓。太平策在终须用,且抱乡心付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