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抗尘骑气两虚舟,久别重逢幸小留。自分末留轻著脚,相期初度急回头。
我尝黄奶真无味,若种丹田乃有秋。所向殊途所归一,他游无以易天游。
金陵客舍惊秋早,故旧相逢即倾倒。未询市上新富儿,且访山中旧遗老。
李君自昔称文儒,双瞳炯炯长髭须。石田茆屋堪为记,流水飞云山自娱。
闲来乘兴无远迩,竹杖芒鞋随去止。世人笑咤任纷纷,荣辱升沉同逝水。
别来五载未承颜,几回清梦到柴关。借问君今年几十,庞眉鹤发颜如丹。
有时高斋成独坐,心事悠悠忘物我。秋风吹老涧边薇,寒禽嗙熟庭前果。
开壶与客更忘怀,天然之乐谁相猜。杯中绿酒经年熟,几上朱弦旧日谐。
豪歌大醉便起舞,华月窗前夜当午。大儿三十喜延贤,小孙七岁能猎古。
知尔幽居乐更多,渭川盘谷岂能过。或从仙洞骑黄鹤,每倚池亭看白鹅。
嗟予少小慕芳躅,亦欲相从结茅屋。禁林空忝受君恩,为赋新诗在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