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京华意惘然,浮云过眼十三年。白头太守成何事?又促乘骢瘴海边。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尽为春愁,尽劝春归,直恁恨深。况雨急黄昏,寒欺客路,月明夜半,人梦家林。店舍无烟,楚乡寒食,一片花飞那可禁。小凝伫,黯红蔫翠老,江树阴阴。汀洲杜若谁寻。想朝鹤怨兮猿夜吟。甚连天芳草,凄迷离恨,拂帘香絮,撩乱深心。汝亦知乎,吾今倦矣,瓮有余春可共斟。归来也,问渊明而后,谁是知音。
万壑秋风木欲空,流泉屈曲竹丛丛。山家已露炊烟白,鸟雀初归夕照红。
篱落喜无车马迹,柴门时有故人踪。桃源渔父知何处?未若兹图景最工。
醉吟曾共倚江楼,秾艳清香万柄秋。
荡子再归时已暮,暮鸿惊散水悠悠。
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要识其中事,长汀江水东。
一夜风雷喧海角,先生方枕曲肱眠。蜉蚍大树人徒撼,太华中峰自不偏。
岂有酖人如叔子,莫将朋党论伊川。庐山绝顶真无有,请看公来屋数椽。
东风乍卷纤云散,盈盈素娥如雪。照著梅花,暗情依旧,醉里不堪攀折。
屏山几叠,怕春色重来,吟怀又别。无限销魂,此时怊怅向谁说。
新愁岑寂未遣。奈些些往事,还作凄切。半箧香痕,几年灯影,难记悲欢离合。
柔肠千结。叹剪翠裁红,冷芳都歇。闭却纱窗,绣衫和恨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