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六

自别京华意惘然,浮云过眼十三年。白头太守成何事?又促乘骢瘴海边。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君家供奉昔曾游,词赋于今更并留。兴在九华依福地,梦回千里忆皇州。

诗因离合思同调,书免浮沉复致邮。闻道皖潜有佳处,固应移棹溯江流。

我昔柴门宜乐只,田园远近亦康哉。

花摇笠顶唱歌去,草塞瓶头沽酒来。

白叟披衣论甲子,青禽哺乳占莓苔。

岂期一日胡尘起,南北东山俱可哀。

浩渺长江拍浪浮,江头黄鹤古时楼。一尊风月晴川夕,万顷烟波鄂渚秋。

此日论文仍接席,当年持节忝同舟。迢迢十载春明梦,独立苍茫感旧游。

醉余散步兴遄飞,挈伴耽看素月辉;濠濮自然成独往,关山几处照人归。

横襟坐啸风微至,曳履行吟星渐稀。清影自怜同鹤瘦,可能肥遁遂初衣?

草堂何处试徘徊,见说遗踪向此开。蟾桂自归三径后,

鹤书曾降九天来。白云事迹依前在,青琐光阴竟不回。

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

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