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钱可叹空囊,杜老何从籴太仓?共说羊城饶贮蓄,山中尚有禹馀粮。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榔栗。
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
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
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错落新篇炫彩霞,来从通德郑君家。怜余市语曾三至,羡尔遗经尚五车。
渺渺千山迟过雁,盈盈一水望仙槎。相期志业初无量,争奈尘途鬓欲华。
{内乔外走}捷超山径,咆哮噉土墙。
昔无当道卧,今有税人场。
班特归栏早,韩卢入窦忙。
四方多伏弩,未可恃雄强。
李白逍遥供奉班,高歌白雪向人间。未须采作长安曲,恐有青春不入关。
绿树荫庭稠。暖日烘晴蜂蝶游。香梦乍回帘未卷,悠悠。
起立悲怀倚画楼。
紫茸注清瓯。槛外新篁翠欲浮。春色三分看过尽,休休。
点点飞花点点愁。
平芜千里绿迢迢,水宿山行好耐劳。
最是愁人最奇崛,冯公之巘浙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