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健儿乘锐出,十三个贼一时来。行粮功赏俱乌有,兴尽翻然解贼回。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初夏风日清,芳华尽披委。萧萧野人居,绿树净如洗。
繁阴在庭户,晴云隔窗纸。刘君负绝艺,幽讨亦戾止。
平生一緉屐,历历几千里。南袖岭峤烟,东拂扶桑水。
空斋坐终日,论议颇亹亹。言立罔迷真,浩瀚况无已。
群流会一原,众辙不殊轨。昆仑倚西极,黄河走其底。
嵩华与恒岱,郁郁土中峙。休气蓄灵光,自惜伯玉址。
结交燕赵豪,跃马长杨里。堂堂百年身,兹游更奇伟。
酌酒浇壮怀,奋步从此始。
舟稳湖平睡思深,微茫烟月到天津。平生不识秦川路,梦里何由见故人。
岱宗分秀萃灵岩,殿阁峥嵘叠嶂间。师感青蛇寻胜地,泉因白鹤贡禅关。
松梯十里藏归路,僧梵千声响夜山。暂脱尘缨聊息驾,未容心逐片云閒。
南州候炎蒸,端居启窗牖。及兹窘繁阴,时雨无乃久。
凉朝掩书坐,霁旭閒门守。雅集登高堂,爽朗在俎豆。
旷怀何以娱,新筠绿于酒。生物趋化功,我亦非敢后。
愿言玉烛和,岁事望农亩。
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芸芸观此归,一德贯真滥。
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
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监。
天无私盖,地无私载,
如何形容,生此奇怪。
为僧不禀僧仪,学佛力破佛戒。
鼓舌摇唇,丛林殃害。
若无伽梨裹浑身,便是当年屈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