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不可忍,汗肤鳞甲生。雨分何处落,月在半天明。
虫语迎秋早,川光入夜清。得凉忘坐久,河汉忽西倾。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岁晚见黄菊,悲秋空复情。故人岂知我,朋酒适平生。
举杯远相属,目尽归鸿声。醉眠东篱下,此亦渊明情。
龙门秋色胜春时,新霁登临景更奇。二室峰峦侵碧汉,两涯楼殿照清伊。
鸣泉乱泻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独恨不能陪杖屦,思公空作寄公诗。
潺潺涧声清,杳杳一径静。晴鸠唤雨鸠,屋角自相应。
佳处无时无,领略在吾兴。万理钟自然,名物可争竞。
杏花开后近清明,雨过郊原爱日晴。风转绿芜浮晓色,气催黄鸟变春声。
山连少室峰峦秀,地入梁园草树平。此景真堪供眺赏,恨无知己论诗情。
我爱卓王孙,隽声满人口。床头一鹔鹴,时时为客有。
已工光禄吟,复耽步兵酒。白榜叩紫荆,青丝系杨柳。
不为啖名来,能谈尘外否。
故人相约一访我,东望不至心踌躇。清风满袖月千里,此处苦吟谁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