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谁能捋虎须,溪山好处飏轻裾。头颅久觉非侯相,颜面从教与世疏。
一榻清风尘士外,半轩黄菊雪霜馀。明经自为儿孙计,敢与鸿儒论石渠。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河桥吹角冻,岳月卷旗圆。僧救焚经火,人修著钓船。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
寂寞孤城野水滨,乱馀犹见几家存。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夜来遗庙荒庭月,长
郊禋从昔重升中,八陛崇尊典礼隆。
圣主寅恭先事举,云阳新筑望祠宫。
暮宿荒村听断鸿,晓驱行李入空濛。徂徕北绕千林合,太岳中盘万岭雄。
天作冻云方酿雪,马思霜草半嘶风。人生出处缘何事,得失应须付塞翁。
新筑茅堂江水东,开轩日日看晴峰。百年世事如蓬转,三月春光似酒浓。
乍可前川閒问柳,谁能绝壑暮餐松。北窗睡起闻啼鸟,差胜东华听晓钟。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他人。
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
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